close

這10件民生“小”事 成都交出大答卷

為破解社區“九龍治水、各自為政”難題,2017年8月,成都市推進社區治理重大改革,在全國率先實現市縣兩級黨委成立專司社區發展治理的工作機構,即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,負責統籌指導、資源整合、協調推進、督促落實,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,確保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舉措落地落實。市縣兩級社治委強化體制機制創新,通過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小切口,探索特大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。

313項證明砍至15項 社區減負增效

2017年4月,《成都市村(社區)證明事項保留清單》出臺,將原來的313項證明事項“砍”至僅保留15項。對清單保留的證明,在網上公佈證明“范本”。這一被稱為“最大力度”的“減證便民”行動,讓群眾少跑腿,給基層組織減瞭負,倒逼政府部門工作由“避責思維”向“負責思維”轉變,社區居委會也逐步將主要精力回歸到居民自治上來。

實施“五大行動” 改造棚戶區22530戶

成都大力實施老舊城區改造、背街小巷整治、特色街區創建、社區服務提升、平安社區創建“五大行動”,並制定三年計劃,以人民群眾身邊切實可感的發展變化取信於民。2017年,成都市累計改造棚戶區22530戶、城中村7427戶、老舊院落920個,整治背街小巷1339條,完成“兩拆一增”150處,21項重點計劃任務全面完成。

3年投資890汽車遠端監控億 公服設施“三年攻堅”

2017年9月,成都啟動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“三年攻堅”行動。以市民需求為根本取向,對8大類18項公共服務設施分區、分類、分年度制定。8大類分別指教育、醫療衛生、文化、體育、行政管理、社區服務、市政公用、商業服務,具體涵蓋中小學、幼兒園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農貿市場、文化活動中心等18項。至2020年,成都中心城區將新建公共服務設施2557項,總投資約890億元,初步建成“15分鐘公共服務圈”。

去年打通90貨車管理系統條斷頭路

為進一步完善路網體系、推動區域發展、改善城鄉環境、提高民生福祉,成都市自2016年起開展“斷頭路” 專項建設工作。2017年,全市共打通“斷頭路”90條,總長約54.5公裡,完成瞭120條道路黑化維護,對15個路口實施“短平快”工程改造。

成都地鐵正式邁入“井+環”線網時代

2017年成都新開通地鐵運營裡程71公裡,開通運營總裡程較去年年底增加瞭66%,線網運營裡程達179公裡。隨著4號線二期、首條機場專線10號線、首條環線7號線的開通,成都地鐵正式邁入“井+環”線網時代,切實提高市民出行可達性。成都已成為國內第7個實現單日客運量突破300萬乘次的軌道交通城市。

3年建設200個社區養老院

《成都市社區養老院建設三年行動計劃(2016-2018)》明確,到2018年成都將建成200個社區養老院,單個養老院的規模不少於30張床位。2017年,成都建成社區養老院67個,改造和籌建養老服務床位1.3萬張;建成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722個,解決瞭大部分居傢老人面臨的養老資源和醫療資源匱乏的困境,打通瞭居傢、社區、機構養老的界限。

3年建成460個公辦幼兒園 新增學位13.6萬個

成都積極實施中小學、幼兒園建設“三年攻堅”行動計劃。近三年內,新建成460個公辦幼兒園,新增學位13.6萬個,極大地提升瞭公辦幼兒園學位覆蓋率;新建、改擴建中小學120所,新增學位10萬個,有效緩解瞭義務教育段學位緊缺和學位結構性緊張問題。目前,全市3~5歲幼兒入園率達99%以上,公辦和公益性幼兒園學位覆蓋率達85%以上。

組建醫聯體82個 實現全覆蓋

截至2017年底,成都全市組建縱向型、緊湊型醫聯體82個,實現對各級各類三級醫療機構、所有縣級公立醫院、所有鄉鎮衛生院(社區衛生服務中心)全覆蓋。2017年完成投資7.41億元改善鄉鎮衛生院硬件水平,並啟動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。組建傢庭醫生團隊2175支,共簽約799.88萬人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2017年,在全市活產數攀升,達到23.6萬高峰,高危孕產婦占比52.9%的背景下,成都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首次控制到5/10萬、3‰以下。

每年每村至少40萬 財政專項經費服務群眾

成都市財政每年為每個村(社區)提供不少於40萬元的服務群眾專項經費。5年來,全市共投入服務群眾專項經費45億多元、融資4.45億元,實施各類項目96597個,“幹什麼、怎麼幹、幹到什麼程度”交由群眾決定,形成瞭“有錢辦事”和“民主議事”的常態化推進機制。

成都商報記者 鐘茜妮

原標題:這10件民生“貨車gps定位小”事 成都交出大答卷

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eu084iq44 的頭像
    eeu084iq44

    茵茵的購物車

    eeu084iq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